距离金化前线只有几十公里的一个矿洞里配资股网站,电报声此起彼伏,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不断汇聚。洞壁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朝鲜地图,地图前,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正神情专注地站立着。
三个月前,他还因兵力不足而忧心忡忡,如今却稍显轻松。中央军委传来好消息:杨得志率领的第十九兵团、陈赓率领的第三兵团即将入朝,这意味着志愿军将新增六个军,大大增强了前线实力。想到这里,彭德怀紧绷的脸庞上终于浮现出一丝喜色。
虽然第四次战役尚未完全结束,但深谋远虑的彭德怀已经在思考下一步。他希望借助新到的部队,挫败李奇微的嚣张气焰。此前,美军趁志愿军三大战役后急需休整,发动大规模反攻,使彭德怀一度陷入被动。如今,形势开始逆转,他打算主动出击。
根据计划,杨得志的第十九兵团、陈赓的第三兵团,以及东线休整完毕的宋时轮第九兵团,共约45万兵力,将作为第五次战役的主力。而在西线鏖战多时的六个军则暂不参战。
不过,战争从来不仅仅是军事,更关乎政治。彭德怀立即致电中南海,向毛主席汇报战役设想。毛主席虽然已做好持久作战的准备,但他更希望能速战速决,不愿僵持在三八线。毛主席同样认为,应抓住时机,于4月中旬至6月底发起大规模反击,力求在三八线附近消灭大批“联合国军”,然后继续南进。
展开剩余76%很快,回电抵达前线。毛主席与彭德怀的想法不谋而合——反攻!
然而,当彭德怀召集将领开会时,意见却出现分歧。洪学智首先提出,应诱敌深入至金化、铁原一带再歼灭,这样更容易取得成建制的战果,同时也能让新部队多些准备时间。邓华、解方、杜平甚至韩先楚也持类似意见。
彭德怀却坚决反对。他指出,铁原是开阔地,敌人坦克若进入,将难以对付;此外,物开里还存有大量物资,不能轻易放弃。双方争论激烈,气氛一度紧张。洪学智更是保证,两夜之内能将物资转移北方,他底气十足,因为苏制汽车和高射炮已大幅增加。
最终,彭德怀仍坚持自己的打法。其实,他考虑的远不止眼前战机。情报显示,美军可能在志愿军后方实施大规模登陆,他必须先下手为强。
尽管意见不一,计划还是推开。彭德怀决定以王近山兵团正面突破,宋时轮与杨得志两翼突击,合力包围并歼灭多个敌师,进而再歼灭美军主力,力图通过第五次战役彻底改变战局。
4月22日,战役正式打响。志愿军火力齐发,战场烈焰冲天。西线佯攻牵制,美军主力受阻;东线宋时轮兵团则势如破竹,重创南朝鲜军,缴获无数装备。短短几天,志愿军推进数十公里,取得重大胜利。
然而,胜利的代价极为沉重。补给线最终断裂,战士们粮食匮乏,不少人甚至因饥饿吃树皮草根而中毒。美军则凭借机械化优势,迅速封堵缺口,令志愿军难以继续推进。
彭德怀不得不下令,战役就此收手,主力北撤至三八线。可美军并未善罢甘休。范弗里特趁志愿军撤退、粮弹枯竭之机,迅速发动反攻,装甲部队长驱直入,切断了志愿军的退路,战场局势瞬间恶化。到5月下旬,部分志愿军部队被截断南方,局面极其危险。
第五次战役最终以失利收场。这是彭德怀戎马生涯中少有的败笔。他后来坦言,洪学智的建议是正确的。
但历史往往不能简单评判。尽管未能实现既定目标,志愿军在面对世界头号强国时配资股网站,依然展现了顽强的战斗力与卓越的指挥艺术。第五次战役虽有失算,却也写下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血与火的壮丽篇章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